4 漢 祀三公山碑集聯
2014 136 x 43 cm 水墨紙本立軸 Hanging scroll, ink on paper
民和年豐永臻福佑, 雲與雨降難報神靈。
三公山即今河北元氏縣仙翁寨山,是漢代常山郡祭祀,求雨的重要場所。祀三公山碑結體介於篆、隸之間。純古遒厚。
5 節臨 漢 石門頌
5 節臨漢 石門頌 (隸書) Excerpt from Shí Mén Sòng (clerical script), dated 148 AD (Hàn Dynasty)
2014 130 x 78 cm 水墨紙本立軸 Hanging scroll, ink on paper
惟坤靈定位,川澤股躬,澤有所注,川有所通。余(斜)谷之川,其澤南隆。八方所達,益域為充。高祖受命,興於漢中。道由子午,出散入秦。 建定帝位,以漢詆(氏)焉。後以子午,塗路蕋(涩)難。更隨圍谷,復通堂光。凡此四道,垓(閡)鬲(隔)尤艱。
石門頌記載了當年司隸校尉楊渙屢次上書,終說服漢順帝重新修復褒斜道的史籍。

9 節臨漢校官碑 (隸書) Excerpt from Xiào Guān Bēi (clerical script), dated 181 AD (Hàn Dynasty)
2014 136 x 68 cm 水墨紙本立軸 Hanging scroll, ink on paper
翼翼聖慈,惠我犁(黎)蒸。貽我潘君,平茲溧陽。彬文赳武,扶弱抑強。寵刈骾雄,流惡顯忠。咨疑元老,師臤作朋。修學童冠,琢質繡章。寔天生德,有漢將興。尚旦在昔,我君存今。即此龜艾。遂尹三梁。永世支百,民人所彰。子子孫孫,卑(俾)爾熾昌。
校官碑記述溧陽長潘乾的品行和德政。他興辦學校,宣揚教化,當地百姓刻石以紀念。校官碑結體介於篆、隸之間。純古遒厚。

10 節臨漢 張遷碑 (隸書) Excerpt from Zhāng Qiān Bēi (clerical script), dated 186 AD (Hàn Dynasty)
2014 136 x 61 cm 水墨紙本立軸 Hanging scroll, ink on paper
於穆我君,既敦既純,雪白之性,孝友之仁。紀行来(求)本,蘭生有芬。克岐有兆,綏御有勛,利器不覿,魚不出淵。國之良幹,垂愛在民。蔽沛(芾)棠樹,溫溫恭人。乾道不繆,惟淑是親。既多受祉,永享南山,干祿無疆,子子孫孫。
張遷碑記頌東漢靈帝年間,張遷擔任穀城長、河南蕩蔭縣令任內的功績。張遷碑 字型方正,用筆棱角分明。整個碑的書風雅拙質樸。

11 節臨南北朝 泰山金剛經 (隸書/楷書) Excerpt from Tài Shān Jīn Gāng Jīng (transition from clerical script to regular script) 550-559 (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)
2012 136 x 68 cm 水墨紙本立軸 Hanging scroll, ink on paper
『 須菩提!於意云何?可以身相見 如來不?』『不也,世尊!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。何以故?如來所說身相,即非身相。』佛告須菩提:『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,(則) 即見如來。』
泰山金剛經,摩崖刻石。南北朝時刻於山東泰安縣泰山經石峪花崗岩溪床,沒於水下千年,泉水改道,始見天日。書者何人,無定論。文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。字跡逾一尺,筆法隸楷參半,亦有篆意及草意。

20 邵康節詩 (隸書) Poems by Shào Kāng-jié (clerical script)
2009 136 x 68 cm 136 x 68 cm 水墨紙本立軸 Hanging scroll, ink on paper
邵康節詩
前有億萬年,後有億萬世;中間一百年,作得幾何事。又況人之壽, 幾人能百嵗?如何不喜歡, 強自生憔悴。人生一世吟
心安身自安,身安室自寬,心與身俱安,何事能相干?誰謂一身小,其安若泰山,誰謂一室小,寬如天地間。 心安吟
邵雍(1011年-1077年),字堯夫,又稱安樂先生、百源先生,諡康節,後世稱邵康節。北宋五子之一。易学家、思想家、詩人。

33 崔子玉 座右銘 (隸書) Motto (zuòyòumíng) by Cuī Zi-yù (clerical script)
2014 137 x 55.5 cm 水墨紙本立軸 Hanging scroll, ink on paper
無道人之短,無說己之長。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世譽不足慕,唯仁為紀綱。 隱心而後動,謗議庸何傷?無使名過實,守愚聖所臧。在涅貴不緇,曖曖內含光。 柔弱生徒,老氏誡剛強。行行鄙夫志 ,悠悠故難量。慎言節飲食,知足勝不祥。行 之茍有恆,久久自芬芳。漢 崔子玉座右銘
【譯文】
不要津津樂道於人家的短處,不要誇耀自己的長處。施恩於人不要再想,接受別 人的恩惠千萬不要忘記。世人的贊譽不值得羡慕,只要把仁愛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 就行了。審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後行動,別人的誹謗議論對自己又有何妨害?不要使自己的名聲超過實際,守之以愚是聖人所贊賞的。潔白的品質,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變顏色,纔是寶貴的。表面上暗淡無光,而內在的東西蘊含著光芒。老子曾經告誡過: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現,而剛強和死亡接近。庸鄙的人有剛強之志,時間久遠,他的禍更重。君子要慎言,節飲食,知足不辱,故能去除不祥。如果持久地實行它,久而久之,自會芳香四溢。譯文出自http://www.dfg.cn/big5/zhhy/whdc/05-zym-06.htm
崔瑗(77年-142年),中國東漢書法家,字子玉,涿郡安平人。崔瑗富於文辭,善書法,長於章草。亦擅長寫書劄、記文、箴文、銘文。崔瑗為人清廉但喜好招待賓客。

35 司空圖詩 (隸書) Poem by Sī Kōng-tú (clerical script)
2010 136 x 69 cm 水墨紙本立軸 Hanging scroll, ink on paper
唐 司空圖詩
造化無端欲自神,裁紅剪翠爲新春。不如分減閑心力,更助英豪濟活人。
司空圖詩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。司空圖,晚唐人,曾作詩學名著二十四詩品。